狗狗吃的抗敏素是什么?
宠物抗过敏药分两种,一种叫抗组胺药,另一种是类固醇激素类药物。 1. 抗组胺药物有好几代,第一代抗组胺药的副作用比较大,现在已很少有人使用。比较常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品种很多,如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异丙嗪等;非抗组胺的抗过敏药物有阿司咪唑(息斯敏)和特非那定(雷尼替丁)等等。这类药物能阻止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其它炎症介质而起到抗过敏作用,但起效较慢,一般需要72小时左右才见效。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很小,偶尔可以引起嗜睡、头晕等症状和一些胃肠道反应,对肝、肾有一定的毒性,因此要限量使用。
2.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有很强的抗炎、抗过敏的作用,适用于全身性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治疗以及慢性荨麻疹等的辅助治疗。由于这类药物副作用很大,而且长期服用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并发症,所以一般不能长期使用。使用时最好与抗组织胺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3. 对于顽固性的湿疹、皮炎等疾病,还可以采用免疫疗法来控制症状,即注射少量的过敏原。对于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哮喘也可以采用脱敏疗法。不过这种方法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奏效,而且费用也比较高。临床上常用的还有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等,也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
除了上述药物治疗外,平时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也是预防和减少过敏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在饮食上也应加以配合,尽量限制鱼虾蟹等易致敏食物的摄入。经常清洗宠物身上的被毛也是消除过敏源的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