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会导致宠物溶血?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并不是所有血清型的抗体(包括人工疫苗)都可能导致溶血反应,只有某些特定类型的抗体才有可能。 引起溶血反应的抗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常说的“IgM型”,另一种是“IgG型”。其中只有IgM型抗体是有颜色的,因此我们通常可以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来初步判断是否有溶血发生——大量饮水后,如果是轻度或中度溶血,可以看到尿液颜色从深咖啡色变为淡黄色;如果重度溶血,则可见浓茶色或者酱油色的尿液。但需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IgM型抗体都能够通过肉眼辨别颜色,例如犬瘟热病毒的抗体虽然能够导致溶血反应,但却不会使尿液变色,只能通过化验室检验才能发现。 另外,由于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具有较大变异的可能性,以往开发的许多用于畜禽的抗体有时并不能有效地预防人类疾病的发生。例如,曾有人使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属的抗体预防食物中毒,但后来的研究表明,这种抗体仅仅能提供短暂的保护作用,而且有诱发严重的过敏反应的可能。
所以,在使用疫苗前,要充分了解所用疫苗的特性,最好能根据动物的健康状态、年龄和体重等因素确定最佳的免疫程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最佳的免疫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某些抗体的注射有可能造成一定的风险,但由于目前许多传染病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为了降低病毒的毒性,确保动物健康,往往需要冒险接种可能含有毒剂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