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的粑粑正常吗?
猫猫粪便的观察是铲屎官日常养护中重要的课题之一,然而大部分铲屎官都没有认真研究过猫咪的便便(比如我家猫主子,已经习惯了在地板上、沙发上的大小便,偶尔在猫砂盆里排便,但大多时候都是埋起来的,所以很难观察到它排出来的粪便),因此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状况。 下面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自家猫咪不同饮食状态下大便的模样,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便便。
一.吃罐头 吃罐头一段时间之后,大便会比吃猫粮的时候软一些,颜色更深一点(像巧克力色的木炭一样),气味也会更大一点。出现这种状态是因为罐头里面含的蛋白质比猫粮更高一些,而且脂肪也比较多,导致肠道蠕动变慢,营养成分无法完全吸收而排出体外,进而形成软的、黑色的、气味较大的粪便。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长期给猫咪喂高蛋白质、高盐分的食物,很容易造成猫咪内脏器官受到损害,尤其是肝、肾。因为肝脏是我们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而肾脏是我们的代谢器官,如果这些器官不能很好地工作,身体代谢产生的毒素和残留在消化道里的营养物质就会堆积起来,从而对机体造成伤害。 所以,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减肥、美容等),都不建议给猫咪吃人类的食物。
二.吃零食 各种零食中含有各种添加剂,比如诱食剂、防腐剂等等,猫猫吃下去后有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拉稀或者便秘的情况。如果猫猫长期吃零食的话,有可能会形成挑食偏食的习惯,以后不好纠正哦!
三.吃肉不吃饭 有些主人会专门买新鲜的鸡肉、鱼肉来喂食猫咪,虽然这样能保证猫咪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但缺少了碳水化合物,就会导致猫咪消化不良,出现拉稀的症状。特别是对于本身就肠胃比较弱的猫咪而言,消化能力更差。
四.换粮不换碗 有的猫咪很聪明,知道拿新买的罐头或营养霜跟主人交换好吃的粮食;而有的猫咪则比较笨,会直接把头扎进食碗里大口吞咽。不管猫咪采用哪种方式进食,如果食物本身含有的营养素不平衡或者有有害物质,都可能会影响猫咪的健康。 例如,当猫粮中钙的含量过高,而又没有及时更换新的猫粮,那么高含量的钙无法被猫咪消化吸收,就会在消化道里沉积下来,时间久了就容易患上泌尿系统疾病甚至骨质酥松。又例如,很多猫粮中含有诱食剂,虽然能刺激猫咪味觉,让猫咪喜欢上了味道,但是长期食用含有诱食剂的猫粮,容易导致猫咪产生依赖心理,以后不好纠正。 所以说,给猫咪挑选主食(猫粮)就像我们人间挑选食品一样,并不是越新鲜、价格越高就代表营养价值越高,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猫咪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