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疥螨的原因?
原因:
1、宠物店,动物园,检疫站,养殖场等是本病的重要传播场所;
2、主要经伤口传染,皮肤破损处(被毛脱落部位及刚剪完指甲的部位)是螨类幼虫侵入的主要途径;
3、也可经消化道感染,饲养员或主人通过手、食物接触而传染;
4、也可自体接种,患病动物搔抓咬伤自己,将病菌传染给其他健康动物;
5、另外,如果猫咪长时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或是生活环境不干净,没有定期杀虫,也很容易造成寄生虫的滋生,导致疾病的发生。
表现症状: 猫螨虫病主要表现为剧烈瘙痒,搔抓,导致皮肤损伤和脱毛,引起局部或者全身皮炎。 如果是体外寄生虫,主要症状出现在毛发根部,可以看到白色点状虫体,用手触摸会发现很多碎屑,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成蚜和幼虫。 如果是体内寄生虫,则主要病变在胃肠道,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比较明显的是粪便中有大量的虫子,或者是含有寄生虫卵的粪便。
防治措施: 对猫进行驱虫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建议每月一次驱虫,每个月对环境进行消毒清理,定期更换食盆以及水碗,保持环境和饮食卫生。 如果已经发现了虫体,可以口服外驱药阿苯达唑,同时配合使用杀菌剂杀死虫体,注意用药期间停喂抗生素。 如果发现蚤类寄生,可用灭蚤梳为它梳理,或者涂擦杀虫剂,如敌百虫液,氨氧化锌碘酊等。
一、病原
猫疥螨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虫,它们喜欢在皮肤毛囊皮脂腺内建立“家园”并居住于其中进行发育、繁殖。主要在四肢内侧和肛周寄生,严重感染的病例可遍及全身,咬噬表皮和角质层,吮吸淋巴液和组织渗出液,引起皮肤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
二、症状
猫感染后,其皮肤尤其是四肢、胸背和头部的皮肤会发生严重的瘙痒、脱毛和结痂,甚至发生脓疱、皮肤增厚、龟裂和苔藓化。当感染累及足部时可引起足底部增厚,类似于严重的真菌性足癣病变。在严重感染的病例中,可影响到整个皮肤。感染发病初期,病猫在四肢内侧、腹部、胸背和头面部出现小块状、圆形状脱毛区域,皮毛变得粗糙无光泽、油腻并有皮屑。在显微镜下,可从病猫的皮肤病变部位检查到虫体、虫卵、幼虫或皮脂。幼猫感染后,常表现为食欲下降和生长迟缓。
三、治疗
可选用含硫磺、伊维菌素或塞拉菌素的制剂,同时选择皮脂少的部位进行药物注射或制剂涂抹治疗。伊维菌素肌肉注射的剂量为0.2毫克/千克体重,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治疗3周。塞拉菌素制剂涂于后项圈下的皮毛上,使皮肤接触足够量的药物即可。
【重要提示】
猫疥螨对小动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特别是对猫的传染极为严重。因此,发现或怀疑猫感染疥螨后应及时诊断和治疗,必要时可对接触猫也同时进行治疗,避免和控制其感染发病。同时对猫的居住场所和用品进行消毒处理,以清除环境中的虫体、幼虫和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