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第几天打疫苗?

乐华强乐华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卡介苗(BCG) 接种对象:新生儿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内注射(肌注) 疫苗:减毒活疫苗,由结核杆菌中提取的蛋白质,免疫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能识别结核杆菌,达到预防效果 使用说明:此疫苗需2次接种,间隔3周。首次接种后4周内,应及时复查抗体水平,若未达到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应补接种一次 禁忌证: (1) 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者; (2) 有急性或慢性感染的患者; (3) 对疫苗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4) 既往接种疫苗有严重过敏者。 不良反应:一般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出现轻微发热、乏力等,多在48小时内自行恢复,如果持续高热不退或精神差、反应迟、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2.乙肝疫苗(HEVB) 接种对象: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且表面抗体(HBsAb)阴性的适龄儿童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皮下注射 疫苗:重组酵母或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使用说明:三针注射剂,全程接种共425元;0、1、6个月各注射一针 禁忌证: (1) 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 (2)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 妊娠期妇女; (4) 肝病患者; (5) 未满周岁的婴儿。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轻者无需处理,重者局部热敷即可吸收消 除。全身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倦、乏力、头晕、低热等,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巫红丹巫红丹优质答主

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要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为什么新生儿出生后要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呢?

因为这两种疫苗的接种程序具有特殊性,所以应尽早接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根本措施,乙肝疫苗对人体是安全的,接种乙肝疫苗后,90%以上的接种者体内可产生足够的抗体,获得免疫保护。一般足月新生儿从出生到6月龄内按照0、1和6月龄(即从出生到6月龄内)接种3针乙肝疫苗。所谓0、1、6,不是指第0、1、6天,而是指共打3针,期间相隔1个月和5个月,第1针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在1个月(而不是1周)和6个月(而不是6周)龄各接种1针。如果新生儿的妈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宝宝在出生24小时内应注射1针0.5毫升乙肝免疫球蛋白,此后按0、1、6月龄接种3针乙肝疫苗。如果新生儿的妈妈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只要按照0、1、6月龄接种3针乙肝疫苗就足够了。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段,接种后一般2个月内可产生免疫力,保护力大约可维持5~10年。由于新生儿对结核菌素没有免疫力,接种卡介苗后有可能发生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反应,所以接种卡介苗前必须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以判断有无结核菌感染。如果结核菌素试验未通过者,方可接种卡介苗。如果用传统卡介苗接种,个别新生儿有可能发生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反应,所以,一般不给高热、早产、难产、宫内窒息及有严重感染如脐炎、肺炎、高热、败血症的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于出院后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或CDC计划免疫中心门诊接种。如果用无毒活菌苗(微卡)代替传统卡介苗,有可能避免以上副反应。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卡介苗并不提供100%的保护,如果接触传染源后仍然有发生结核病的可能,尤其是免疫低下的人群。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