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打疫苗能一直免疫吗?
可以,但是没必要。 狗狗接种疫苗的目的,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以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而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抗体的情况有3种可能:
①接种成功(完全产生抗体);
②部分产生抗体;③完全不产生抗体。 而决定接种疫苗是否成功的唯一指标就是体内抗体的水平。如果抗体水平达标,则疫苗接种成功,否则即为失败。 一般我们检测的抗体方法都是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因为血清是可以流动的存在于血液之中,而病毒又主要存在于血液之中(少部分在细胞内),因此通过血清检查的方法可以比较准确的判定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情况。 如果首次注射疫苗时,机体产生了足够的抗体,那么此后的注射只需按照程序完成加强针即可。当抗体水平达到足够的浓度时,才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当然,这前提是没有其它干扰因素,如感染病毒、免疫抑制等。 但是如果长期不给狗狗注射疫苗会怎样呢?首先自然感染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虽然机率较小,但却是存在的。长期不注射疫苗的狗狗,身体对病毒的抗性会逐渐降低,一旦需要注射疫苗,机体的免疫系统需要对病毒进行第二次应答,这样不仅伤害更大,而且效果也微乎甚微。
有些主人自己给狗狗打针会导致免疫抑制,也是这个原因。其次,狗狗之间可能会传播某些疾病,如细小、冠状等疾病,虽然犬瘟热可以通过疫苗来预防,但如果未注射疫苗的狗狗接触到患病动物,还是有被感染的风险。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建议按时给狗狗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