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什么时候打有效?
1.狂犬疫苗注射原则上是接种越早效果越佳,在伤口周围注射抗毒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可阻止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有效防止死亡;
2.对暴露已数月,但伤口不明显者,可用被动免疫制剂预防感染,注射后5日内再注射一剂作加强;
3.被疯狗咬过的动物也有可能不携带病毒而使人受伤,故注射疫苗期间应观察咬伤人的动物的表现,如动物在几天内死亡,则说明它患了急性传染病,要及时处理尸体以防传染他人。
为安全计,最好将离体牙用火柴棒磨平,或将伤口附近的毛发剪掉并彻底清洗,然后局部伤口消毒涂抹红药水(罗红霉素软膏、百多邦等),再用创可贴覆盖伤口即可。切忌用未清洁的创口接触健康皮肤或以未清洁的手反复涂药。
对较深的伤口应在彻底清创基础上,作好防破伤风等处理,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发作。
人被患狂犬病的病兽所咬伤,其唾液中所含的狂犬病病原进入人体内时,从受染到发病有一段“潜伏期”。在这个“潜伏期”内,病毒在伤口周围组织停留而没有大量繁殖,并进入正常细胞内,停留于胞浆内,此时人体还未有狂犬病抗体产生。如果在这个时候(即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接种)人体被注入预防用疫苗(含有灭活的病毒和抗体),那么进入体内的抗体和新近产生的抗体就可以与组织中停留的病毒进行中和,使这些病毒失去感染性,而被免疫系统清除和破坏掉。这时人体就因未被病毒感染上而获得保护。如果未注射狂犬病疫苗等预防生物制品,则残留于伤口周围组织内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可在胞浆内进行复制,进入神经肌肉的接点,然后侵入神经纤维。沿神经纤维内的神经汁液,以每天3mm的速度向中枢神经传输。
在病毒向中枢神经中转和进入中枢神经停留期间,也是人体“潜伏期”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也仍可以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使人体产生抗体,进入体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抗体与进入神经组织的少量病毒发生中和反应,使病毒失去感染性被清除掉,人体同样可以获得保护,而不发生狂犬病。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也是时常可以遇到的。这就是“潜伏期”内可以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