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蜥蜴胎生?
世界上有3000多种蜥蜴,绝大多数都是卵生动物。 所谓“胎生”,就是幼体在母体内发育生长,出生后直接可以独立生活;而“卵生”则是母蜥蜴产下带有卵黄的蛋,再经过孵化过程让幼体破壳而出。 在所有已知的蜥蜴类中,仅约4%的物种是胎生动物,它们大多属于冷血爬行类,也就是龟鳖目和蜥蜴目的成员。
常见的胎生蜥蜴主要有海龟、陆龟以及变色龙等。而在我国,则主要见于壁虎科和蜥蜴科的成员,例如蜥蜴科的鬣蜥属就有绿鬣蜥(学名:Iguana iguana)、北美鬣蜥(学名:Ctenosaura pilaris)和黄鬣蜥(学名:C. tetrazona)等;而壁虎科的蜥蜴中,王蜥属的蜥蜴又被称为巫师蜥,包括蓝色巫师蜥(学名:Acanthosaura cyanura)和双色巫师蜥(学名:Acrachilus bicolor)等等。 这些胎生蜥蜴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身体上都覆盖着菱形或者方形的鳞片,头部往往都具毒腺,遇到危险时能够迅速将唾液中的毒液喷向敌人。
因为具有防御天敌的不对称神经毒素和血液毒素,使得胎生蜥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不受掠食者的侵害。不过,当人类握在手里的瞬间,这种先天性的自我保护反而成了致命的弱点,因此不要轻易尝试触摸或者抓握! 对于温带和寒带的蜥蜴来说,由于冬季温度很低,它们的生殖发育也进入休眠状态(少数种类如蛇蜥会在寒冷的季节进行冬眠),等到春季温度回升之后再恢复活力,开始四处活动找食物吃。不过,对于热带的蜥蜴而言,其活动性并没有受到季节明显影响,只要温度合适就可以一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