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嘴沙皮好还是肉沙皮好?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一直对黄色的皮肤,黑色的眼睛和黑色的头发的人种更具有包容性(相对而言)所以古书对“美人”的定义中,虽然也会提到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等,但更多的是描写黄肤色、黑头发、黑眼睛的异域风情。比如东汉的乐府诗《江南弄》里就有“人人道你俏,我更俏中偏称俊”这样的诗句;唐传奇《李娃传》中“面若中秋月,鬓如春草色”描述的是一个来自西域的女子;而宋代的话本小说集《快嘴李翠莲记》里提到的“翠莲眉黛远山抹,脸衬芙蓉玉镜新”中的“翠莲”则是一个身世悲惨的汉族女子。
所以说沙皮狗这种外貌更接近西方人种的犬种能够受到欢迎,并且从民国时期一直到今天都长盛不衰,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对外国人种的宽容态度有多么高。
至于这种外表上的“异类”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甚至发展成中国特色的宠物文化,其实也是有深层次的社会和心理原因的——首先它的长相非常具有“可塑性”,可以随意切换风格(比如下面这张照片,换作其他任何一种颜色毛发的狗狗都不可能如此“百变”吧);其二因为它体型较小,性格温和,不吵不闹,适合在室内饲养也不影响上班学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它完全不需要像中华田园犬一样进行社会化训练就能适应城市生活,这一点对于养宠新手来说实在非常有吸引力。要知道,很多小型犬由于天性使然,是需要主人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训练它学会在家大小便,出门不去随地便溺和恐惧陌生人等等社会适应能力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