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消炎药有哪些?
常见药物及作用机理 (一)抗生素类 1、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作用,为杀菌剂;
2、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拉定/酮,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作用;
3、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对原虫、寄生虫均有杀灭作用,对厌氧菌也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4、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
5、酰胺醇类,如氟苯尼考,通过阻碍蛋白质的合成而起作用,对G+细菌的作用较G-细菌更强;
6、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土霉素和强力霉素等,通过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阻止氨基酸的迁移从而使细菌生长延缓以致停止;
7、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主要通过干扰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
8、氯霉素类,如氯霉素,通过作用于细菌代谢过程中的转氨酶,阻断了嘌呤和嘧啶的生物合成,最终导致细菌的死亡。 以上八类药物均为广谱抗生素,具有杀菌或抑制作用,对机体炎症反应有很强大的消炎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有作用,而对病毒性感染或其他非感染性炎症则毫无作用。使用抗生素前应先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感染的性质和对药物的反应,同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等,以免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其他不良反应。 除以上八类药物外,其他类抗生素如对氨基水杨酸钠、多粘菌素、杆菌肽等由于抗菌活性弱或者毒性较大,已较少使用。
(二)磺胺类药物 如复方新诺明,通过对细菌繁殖所必需的酶产生干扰而起到消炎抑菌的效果。因目前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此类药物的应用应严格掌握,不宜久用。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皮疹和血液系统损害等。
(三)化学药物 1、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非那西丁;
2、抗炎抗过敏药,如泼尼松、布地奈德;
3、组胺H1受体拮抗剂,如阿司咪唑、氯雷他定;
4、黏液调节剂,如愈创木酚甘油醚;
5、抗氧化损伤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