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给狗狗驱虫?
“体内”和“体外”要分开讲!!
一、体内驱虫 常见体内寄生虫包括蛔目(犬蛔目,异蛔目)、绦虫目、吸虫目等,这些寄生虫主要破坏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寄生虫性肠炎、寄生虫性腹膜炎而死亡。 想要正确做好体内驱虫工作,需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合适的驱虫药 在选择驱虫药物时,要注意成分,目前临床上比较安全的驱虫药用阿苯达唑居多,对蛔目的寄生寄生虫效果不错;对绦虫、吸虫等体外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狗狗已出现较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寄生虫药品。自己不要乱用药,以免耽误病情或产生耐药性。
2.按体重服用正确的剂量 如果狗狗的体重小于2kg,建议口服阿苯达唑片剂,一次1片,一天两次;若体重属于中度感染(2kg~4kg),则口服阿苯达唑片剂,一次2片,一天两次;若狗狗的体重属于重度感染(4kg以上),那么口服阿苯达唑片剂,一次3片,一天两次。 可以根据驱虫药物的说明,适当改变喂食量,尽量让狗狗多进食,以达到尽可能多的消化肠道内的寄生虫。但需要注意,此方法不能长期使用。
3.注意驱虫时间 要使体内的寄生虫得到杀灭并达到较好的驱虫效果,需注意驱虫的时间点。一般建议宠物主人每个月注射一次,每个月口服一次驱虫药。具体注射时间和服药时间,要根据寄生虫的发育周期而定,一般疫苗注射间隔时间为7天,幼犬哺乳期也可进行驱虫。
二、体外驱虫 常见体外寄生虫包括蜱虫、虱子、跳蚤等,这些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皮肤表层,吸收狗体内营养,同时其排泄物及唾液中含有多种毒素,直接导致人过敏、皮肤发炎等情况发生。 对付这些寄生虫,同样需要小心应对,需注意:
1.使用正确的驱虫剂 市面上的驱虫剂主要有喷剂和滴剂两种,对于体外寄生虫来说,喷剂的效果优于滴剂。在使用前,最好先给狗狗全身梳理一下,特别是趾间、皮毛之中比较容易隐藏虫子的地方,更要仔细清理。然后用小喷雾器喷洒,使其充分接触体表,尤其是四肢、尾巴和毛发浓密部位的寄生虫,一定要喷洒均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驱虫剂能杀死成虫,但对幼虫、虫卵却没有作用,因此要做好反复处理的工作。
2.掌握合理的驱虫频率 因为体外部驱杀虫剂的药性大多能保持7天左右,所以一般在一个月左右进行一次驱虫即可。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在野外玩耍或遛狗时不小心让狗狗舔食了地上的虫卵或者虫体,则需要立即给狗狗服用抗生素来预防寄生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