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犬为什么那么少?
简单地说:成本过高,风险过大。比如同样的一只博美犬买来后开始训练,如果培训成为玩具犬,基本3个月就可以开始售卖了(但其实这3个月挣不到多少钱),如果培训成为银狐犬,起码需要1年之后才能售卖(这1年里,犬每天都需要人喂食和打扫犬窝,耗费的人工成本不用提,光饲料就要消耗100斤鸡蛋、30斤肉、半袋大米,还有其它果蔬),并且不是任意一只博美犬都能训成为银狐犬的,淘汰率约50%左右(这些被淘汰犬的价值也就只能按照玩具犬来计算了)。
再比如,按照银狐犬培训的作息规定,晚上必须睡大笼,白天必须睡小笼,以便养成活泼的性格,如果哪天晚上没有睡在大笼,那接下来的晚上就要睡两个晚上的大笼来补上,也就是说一只银狐犬要想成为合格的“演员”,那每年它必须睡300个晚上的大笼,75公斤的狗粮,80天的“夏训”,还有每年约30个晚上要进行拍摄、约8个月时间要进行“夜训”,如此的训练强度,银狐犬的寿命也大多不到10岁,平均也就7~8岁,而博美犬的寿命却是13~14岁。
所以从犬的一生来说,要想成为银狐犬,就必须要在6~7岁左右开始“退役”(如果继续使用,很容易死在岗位上:比如在拍摄过程中倒地不起或者半途暴毙),而“退役”的银狐犬至少要按照玩具犬的售卖价格,对于养犬场而言,是不赚钱的,养犬场为了继续营利,会把价格适当压低,以便迅速脱手“退役犬”,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低于市场价的银狐犬的主要原因。
最后说一下,犬类的演艺生命是3~6岁,如果在3岁之前(很多犬连拍摄技巧都没学会)就死在了路上,对于养犬场来说,这也是成本,是风险,对于犬来说,是悲剧,所以,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到银狐犬的拍摄不易,从而减少银狐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