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体内球虫用什么药?
犬球虫病病原为艾美耳属的几种球虫,依虫体寄生于肠道不同部位而相应地产生不同类型的临床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便血等。犬球虫多寄生在肠上皮细胞内,随着虫体的发育和繁殖,肠上皮细胞遭受破坏,导致小肠粘膜出现大面积的损伤和出血,引起幼犬排出带有粘液和血的稀粪,并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等症状。本病分布极为普遍,犬感染该病后,一般为地方流行性发生。
该病主要发生于2-6月龄的幼犬,经消化道传播,当犬吞食了含有成熟球虫卵囊的犬粪、饲料、饮水以及其他被该虫污染的场所后,该虫便进入胃肠道,发育成成虫,在肠粘膜上皮细胞生殖繁殖,致使肠上皮被破坏而引起出血性肠炎,幼犬出现腹泻、脱水以及机体发育受阻等症状。
临床症状
幼犬发病后很快出现拉稀症状,开始拉黄水状稀粪,病情严重时拉稀粪中含有大量的血液和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犬的肛门开张不断加大,肛门周围及尾部的毛上被粪便污染且有的病犬出现呕吐症状,被毛变得粗乱无光泽,皮肤弹性下降,幼犬生长发育受阻,病犬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
剖检变化
腹内有臭味,小肠肠壁变薄,肠内容物为粘液状的血液,切开关腔内有大量血样粘液。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其他器官未见明显的肉眼病变。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可知该病可能是球虫感染引起的,对拉稀粪中的虫体进行漂浮法处理进一步确诊该病。在显微镜下观察,拉稀粪中发现有大量的卵囊,并且未观察到其它原虫类寄生虫,可以确诊该病例为球虫感染。
治疗
对病犬注射链球净4毫克/千克体重,每天1次,连用3天。对于拉稀严重的病犬皮下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10毫升/千克体重、头孢噻呋1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注射2次。所有病犬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菌粉、每千克饲料添加200毫克磺胺氯吡嗪钠和100毫克二甲氧苄氨嘧啶,连续饲喂一周。4天后进行复查,大部分犬停止拉稀,2周后进行第2次复查,所有犬全部治愈拉稀等症状消失,犬的食欲及精神全部恢复正常。
预防措施
1、 加强犬的饲养管理,提高犬群抵抗力,减少应激源,犬群的饲喂、饮水用具经常清洗消毒、保持犬群栖息环境干燥卫生。为幼犬提供清洁、卫生、无病原、无应激的生长环境。
2、 对犬群应进行定时定量饲喂,不可饲喂发霉、变质、发酵、生冷食物。犬群的饲料要全面、均衡、营养,配合犬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保持犬群肠道有益微生物占据优势,减少球虫等病原繁殖与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