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导致什么症状?

公婕妤公婕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疫苗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网站上列出了相当详尽的信息;而国内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十分重视疫苗的应急反应,2019年发布的《疫苗监管工作情况》白皮书中也显示,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疫苗质量的监管力度[1-3]。

不过,在疫苗接种前、接种中和接种后,我们仍应注意一些问题,帮助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首先,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前,应避免空腹接种,同时注意休息,保持身体状态良好;随后,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配合医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如实告知既往所患疾病及现病史等,以便医生评估是否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最后,在接种疫苗后,须严格遵照医嘱,回家观察30分钟,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进一步措施。 而对于已经接种完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接种后当天,注射部位可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适当安排休息;

②接种后一周内尽量避免接触既往已知过敏源,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③如有发热或其他不适症状,可及时联系接种点,或到当地正规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目前接种的新冠灭活疫苗,免疫程序为接种2针,间隔时间为28天。接种第1针疫苗后,受种者间隔28天接种第2针疫苗。

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灭活疫苗虽然需要接种2针,但接种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在接种第2针疫苗后,疫苗的保护效力将得到增强,有助于更好防范新冠病毒感染。

关泽政关泽政优质答主

多数的疫苗都可能引起发热、注射部位的红肿热痛,一般不严重,1—2天就可以自行缓解,不需处理。

极少数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如高热(39.5度以上)、拉稀、呕吐、皮疹、抽搐、痉挛等,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要尽快就诊,并告诉医生是接种疫苗后发生的,便于诊断治疗。由疫苗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如休克等极少发生,一旦发生要立即抢救,抢救及时治疗得当一般都会恢复。

接种不同疫苗可能会引起不同副作用,下面分剂别说明。

减毒活疫苗和冻干疫苗。如脊灰减化活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卡介苗、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等。一般在 2—5 天发生,可能引起高热、四肢乏力、周身酸痛等类似感染所引起疾病的症状。有的疫苗可能在更长时间发生副作用(如麻疹疫苗后 6—10 天)出现一过性皮疹。接种卡介苗后 2—4 周,接种处出现红肿、溃烂、流脓或形成小瘢痕等,这是接种疫苗后引起的局部反应,不属于异常反应。

成分疫苗、类毒素和血清疫苗,如百白破混合制剂、百破或白破制剂、乙肝疫苗、破伤风抗毒素等。一般在 1 至 2 天内发生。局部可有红肿、硬结(一般 2—3 天消退),伴有触痛等。其他可能有皮疹、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个别对接种疫苗有过敏体质的人。可在上述相近时间或稍后发生过敏性风团、哮喘、淋巴结肿大、神经炎等,极个别可能引起休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