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家涵籍家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山川”二字作为地名,古今含义有不同。今天指高山和河流,而古代更多是指“群山”、“崇山峻岭”,如《楚辞·离骚》中的“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其中“搴阰”即“拔起”“登上”之意;《诗经·小雅·鹤鸣》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这个“皋”也是“水边高地”的意思;再如唐代王维的《辋川集·终南别业》中的“中路逢友人,清谈竟日暮。”——这里“终南”并非特指“秦岭的主峰终南山”,而是泛指“终南山一带的山脉”。

当然,这些词后面都有“之”字标记,表示这些是远处的山(古人眼中的山与今天的概念不同,往往是连成一片的山系),不过到了“岷山”、“青城山”这样的名字前,这个“之”字就省略了。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往往很惜字如金,喜欢用叠字来给建筑物和山水起名,比如汉代乐府诗《江南曲》:“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山之永矣,不可陵思。”——这里的“之”字显然不是用来标志远处的小山的,否则不可能把“江水”和“山脉”并列在一起。

牟妮芳牟妮芳优质答主

山地由于地势高峻,起伏大,其接受太阳光热的状况与平原就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太阳高度角大,斜射的程度更甚,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就减少。其次,空气有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空气越浓厚,这种能力越强。由于山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就比平原地区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比较多,因此,青藏高原虽然纬度比云贵高原低,但是由于平均海拔比云贵高原高许多,因而获得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就比云贵高原大得多。另外,空气厚度也影响地面温度。海拔高,空气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能力就差,夜间地面将白昼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放出之后,温度就急剧下降,因此高山和平原相比较,常常出现冬寒、夏凉,甚至终年寒冷的状况。因此,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不是因为纬度低,相反,在这样低的纬度上有如此低温是因为地势高的缘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