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药吃不进去怎么办?
作为体内外寄生虫药物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现在市面上的驱虫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阿苯达唑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线虫类的寄生虫;另一类是吡喹酮类药物,主要作用是绦虫、吸虫和异尖线虫等寄生虫。 由于这些药物作用于不同类别的寄生虫,因此相互间没有明显的交叉耐药性,如果一种驱虫药吃了两次没有杀死虫子,一般不需要更换药品,只需要加大剂量即可。 但是,我们往往在临床上遇到的情况是,病人自行购买驱虫药服用2-3次后,虫子并没有死亡,此时患者来医院咨询医生,要求换用其它种类的驱虫药。
经过详细了解患者的服药方法和用药史后我们发现,患者往往是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每天一次,每次一片(100毫克)的剂量口服驱虫药,然而,这样小的剂量对成虫期的肠道寄生虫感染通常是没有杀伤力的,只能杀灭胃肠道里的幼虫;对于幼虫期肠吸虫和蛔目的寄生虫感染有一定的疗效。 如果要杀伤成虫,需要增加药物的剂量,以阿苯达唑为例,常用量是每次4片(每片 0.2克),每日二次,连服7天。但这么大的剂量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而一些老年患者及儿童也不宜使用。 我们还发现有些患者自己到药店购买驱虫药服用,由于不清楚自己的具体情况,随便购买常用的阿苯达唑或者吡喹酮按疗程服用,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两种药物虽然能治疗各种寄生虫感染,但没有一种药物是能对所有寄生虫都有杀灭作用的。 想要准确地判断病因,做出正确诊疗,必须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当地的饮食习惯等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