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是怎么来的中国的?
据考证,中国最早的猫是在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但那时带回来的猫应该是土猫而非纯种猫咪,所以汉代的墓地里出土的陶器上描绘的都是捕鼠的土猫形象 直到宋朝,中国才开始培育猫咪。宋人陈郁撰写的《锦堂风月》中说:“人家养猫,大者至三四斤。色品种类甚多。”书中还详细讲述了如何挑选猫咪、如何培养感情等等。可见当时人们养猫已经很有经验了 明朝初期,荷兰商人在广州登陆并定居下来开始做生意,他们带来了欧洲的猫作为礼物送给中国人,从此欧美的猫咪与中国本土的猫咪交配繁殖。逐渐地,猫咪从外国传进了中国。
到了清朝,皇室非常喜欢各种宠物(当然主子们最喜欢的还是狗),宫里除了喂猪的地方有围墙外,其他圈养动物的地方都没有明确的边界。其中就有“猫馆”,里面养着各种各样的猫,有土猫,也有外国人带来的猫。乾隆皇帝甚至亲自为一只波斯猫命名“霜红”并写下诗句称赞它 不过,虽然是皇室喜欢宠物,但当时的规矩却是贵族不能养狗,只能养猫。为什么呢?因为按照规矩,只有太监才能照顾皇家的狗狗,而太监又是不被允许有家庭的,所以皇家的狗都被称为“太监狗”。在小说中常常看到“内监领着一群狗……”其实这里说的“内监”就是太监的意思;而民间养的小狗,更是被称为“宦犬”或“阉狗”。可见古代的中国,对男人的“性别歧视”也是体现在了小小的宠物身上的^_^